目前,大姜出苗期间注意事项的话题当下热度很高,同样对于大姜出苗后的管理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不妨同康晓百科聊一聊这个有关话题。
导读目录:
生姜发芽了可以种盆栽吗?
生姜发芽了可以种盆栽,且种植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
将带有芽点的地方剪掉来,要带点姜肉,这样利于后期出芽。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排水性好即可。花盆要选有排水孔的。备好后在盆土中间刨个坑,然后放入姜块,盖实土壤,只露出一个芽尖就行。栽后及时浇透水,放在阳台上,大概三天左右的时间就会开始生长。
大姜出苗发黄是什么原因?
一、发黄瘦弱是什么原因。
生姜叶子发黄有可能是感染了姜瘟病,表现为头一天还是新鲜的叶子经过一夜就变黄发枯,传播广,发病快。这是一种真菌病毒。这是由于使用的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在土壤中发酵中产生氨气导致真菌病毒大量繁殖。
二、要怎么防治。
在播种前将土地深翻耙平,对土壤喷洒氯化苦土壤蒸熏剂,然后覆膜进行消毒杀灭真菌。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一周即可消灭真菌,温度低的话2周左右即可。
2.生长期发生黄叶病,也有可能是撤膜过晚,覆膜导致土壤温度过高,造成生姜不适应发生枯死。在此提醒姜农及时撤膜,并且要在阴天下午进行。
3.阴雨连绵的天气,黄叶病最容易发生,因为潮湿高温的天气容易导致细菌性病毒高速繁殖,可用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进行防治。
4.大雨过后,姜地会产生积水,积水超过2小时,就会造成生姜根部受损,造成整株开始枯死,初期表现为叶片发黄。及时耙开地垄,放出积水尤为重要。
大姜出苗以后如果是少量发黄瘦弱,是正常现象,如果是大面积的出现,姜农就要特别注意了,否则会引起减产。更好是做好防治工作,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种姜之一次浇水注意什么?
种姜之一次浇水要浇得适时,不要太早或太晚。如浇得太早,土表易板结,幼芽出土困难,易造成出苗不整齐;如浇得太晚,则姜芽受旱,芽尖易干枯。
在浇之一次水后的2~3天,如不下雨,紧接着浇第二次水,接着中耕保墒,可使姜苗生长壮旺。
开姜芽的正确方法?
室内催芽:
在室内搭建一 个高80 cm的长方形的催芽池,然后在池上均匀铺上一层暴晒后的麦穰,接着在麦穰上面铺上一层稻草,将生姜放在上面,一般距离地面50 cm左右,最后在生姜上铺上一层稻草,用棉被盖好。适宜温度在20-25°C, 需要20天左右。
2.阳畦催芽:
在田中挖一个催芽池,在催芽池中铺上一层麦穰,然后将生姜放在麦穰上,一般堆30 cm左右,然后在生姜上铺上稻草,最后在催芽池上方搭建一个拱棚,在拱棚上覆盖上一层稻草。
3.火炕催芽:
如果是在地上,需要搭建一个催芽池,如果是在地下,挖一个即可。在池子上铺上麦穰,喷洒水打湿后,将生姜放在麦穰上,接着在上面铺好麦穰或者稻草,最后用穰泥密封好。在催芽过程中控制好坑内的温度。
4.地窖催芽:
将生姜存放到平常存放红薯的地窖中,控制地窖的温度在12-18°C,20-30天后生姜就会发芽。
种姜之一次施肥时间?
之一次追肥:通常于苗高30厘米左右,并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之一次追肥,称为“小追肥”或“催苗肥”。这次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每亩可施用尿素或磷酸二铵20千克左右。若播期较早,苗期较长,可随浇水进行2-3次施肥,每次施肥数量同上。
2.第二次追肥:为确保姜田高产,于立秋前后,应结合姜田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称为“大追肥”或“转折肥”。这次追肥,对促迸发棵和根茎膨大有着重要作用。这次追肥一般都要将豆饼肥或肥效较持久的农家肥与速效化肥结合施用。每亩用细碎饼肥70-80千克、腐熟鸡粪3-4米复合肥50-100千克,或尿素2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 *** 钾50千克。
3.第三次追肥:在9月上旬,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也正是根茎迅速膨大时期,可根据植株生长势适时进行第三次追肥,称为“补充肥”或“壮姜肥”。对于植株长势较弱或长势一般的姜田,以及土壤肥力较差的姜田,此时可追施速效化肥,尤其是钾肥和氮肥,以保证根茎生长所需的养分。一般每亩施复合肥25-30千克,或 *** 铵25-30千克、 *** 钾25千克。
以上,就是大姜出苗期间注意事项,大姜出苗后的管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康晓百科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