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用spss做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的话题受人关注,并且与之相关的用spss做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论文同样热度很高。今天,康晓百科便跟大家说一说这方面的相关话题。

用spss做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用spss做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论文)

导读目录:

有关SPSS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如果你只要定性的大概知道影响因素的影响大小 可以分开进行

先用分类变量比较不同分类在因变量上是否有差异,然后将连续变量与因变量画在一个线性图当中 就可以大概看出那个影响因素大了。

当然也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 比较准确 就是采用回归,不需要用因子分析,你直接将这5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就好了,回归是否有意义 看回归模型的F和sig是否显著就好了

然后比较影响因素的大小 就看标准化回归系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怎么用spss分析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把多个指标合并成一个变量,通常有两种做法:

一、计算平均值

针对问卷量表数据,同时几个题表示一个维度。比如想要将“我在工作中能获得成就感”、“我可以在工作中发挥个人的才能”这两题合并成一个维度(影响因素),可以通过SPSSAU

的【生成变量】功能计算均值,生成新的变量用于后续分析。

此种处理方法简单易懂,使用广泛,但有的时候不能直接求平均值,所以只能使用第二种处理办法。

二、使用因子分析或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利用因子得分(或主成分得分)浓缩信息

第2种方法常见于数据出现共线性,或者不能求平均值的时候使用。

此种办法完全是从数据角度出发,将信息进行浓缩提取成关键因子。当确认因子与题项对应关系良好后,则可结合因子与题项对应关系,将题项浓缩成几个因子,保存“因子得分”,并对因子进行命名。因子得分可用于进一步分析,比如聚类分析,回归分析使用等。具体操作可查看SPSSAU因子分析帮助手册

更多分析方法操作介绍可登陆SPSSAU官网进行查看。

SPSSAU-在线SPSS分析软件

spss怎么判断不同系统的影响因子?

如果你只要定性的大概知道影响因素的影响大小 可以分开进行

先用分类变量比较不同分类在因变量上是否有差异,然后将连续变量与因变量画在一个线性图当中 就可以大概看出那个影响因素大了。

当然也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 比较准确 就是采用回归,不需要用因子分析,你直接将这5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就好了,回归是否有意义 看回归模型的F和sig是否显著就好了

然后比较影响因素的大小 就看标准化回归系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用spss实现)?

一、主成分分析

(1)问题提出

在问题研究中,为了不遗漏和准确起见,往往会面面俱到,取得大量的指标来进行分析。比如为了研究某种疾病的影响因素,我们可能会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体征、化验检查等等数十项指标。如果将这些指标直接纳入多元统计分析,不仅会使模型变得复杂不稳定,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引起较大的误差。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对信息进行浓缩,减少变量的个数,同时消除多重共线性?

这时,主成分分析隆重登场。

(2)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主成分分析的本质是坐标的旋转变换,将原始的n个变量进行重新的线性组合,生成n个新的变量,他们之间互不相关,称为n个“成分”。同时按照方差更大化的原则,保证之一个成分的方差更大,然后依次递减。这n个成分是按照方差从大到小排列的,其中前m个成分可能就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方差(及变异信息)。那么这m个成分就成为原始变量的“主成分”,他们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注意得到的主成分不是原始变量筛选后的剩余变量,而是原始变量经过重新组合后的“综合变量”。

我们以最简单的二维数据来直观的解释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假设现在有两个变量X1、X2,在坐标上画出散点图如下:

可见,他们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如果我们将坐标轴整体逆时针旋转45°,变成新的坐标系Y1、Y2,如下图:

根据坐标变化的原理,我们可以算出:

Y1 = sqrt(2)/2 * X1 + sqrt(2)/2 * X2

Y2 = sqrt(2)/2 * X1 - sqrt(2)/2 * X2

其中sqrt(x)为x的平方根。

通过对X1、X2的重新进行线性组合,得到了两个新的变量Y1、Y2。

此时,Y1、Y2变得不再相关,而且Y1方向变异(方差)较大,Y2方向的变异(方差)较小,这时我们可以提取Y1作为X1、X2的主成分,参与后续的统计分析,因为它携带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至此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降维和消除共线性。

对于二维以上的数据,就不能用上面的几何图形直观的表示了,只能通过矩阵变换求解,但是本质思想是一样的。

二、因子分析

(一)原理和方法: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扩展。

在主成分分析过程中,新变量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即将多个原始变量经过线性(坐标)变换得到新的变量。

因子分析中,是对原始变量间的内在相关结构进行分组,相关性强的分在一组,组间相关性较弱,这样各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要素(公共因子)。通过原始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对原始变量进行分解,得到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将原始变量表示成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其中公共因子是所有原始变量中所共同具有的特征,而特殊因子则是原始变量所特有的部分。因子分析强调对新变量(因子)的实际意义的解释。

举个例子:

比如在市场调查中我们收集了食品的五项指标(x1-x5):味道、价格、风味、是否快餐、能量,经过因子分析,我们发现了:

x1 = 0.02 * z1 + 0.99 * z2 + e1

x2 = 0.94 * z1 - 0.01 * z2 + e2

x3 = 0.13* z1 + 0.98 * z2 + e3

x4 = 0.84 * z1 + 0.42 * z2 + e4

x5 = 0.97 * z1 - 0.02 * z2 + e1

(以上的数字代表实际为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值越大,相关性越大)

之一个公因子z1主要与价格、是否快餐、能量有关,代表“价格与营养”

第二个公因子z2主要与味道、风味有关,代表“口味”

e1-5是特殊因子,是公因子中无法解释的,在分析中一般略去。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公因子z1、z2表示成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用于后续分析。

(二)使用条件:

(1)样本量足够大。通常要求样本量是变量数目的5倍以上,且大于100例。

(2)原始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如果变量之间彼此独立,无法使用因子分析。在SPSS中可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判断。

(3)生成的公因子要有实际的意义,必要时可通过因子旋转(坐标变化)来达到。

三、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两者都是降维和信息浓缩的方法。生成的新变量均代表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且互相独立,都可以用于后续的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等。

区别:

(1)主成分分析是按照方差更大化的方法生成的新变量,强调新变量贡献了多大比例的方差,不关心新变量是否有明确的实际意义。

(2)因子分析着重要求新变量具有实际的意义,能解释原始变量间的内在结构。

"

在SPSS中,怎样研究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

多个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分以下两种情况(1)多个自变量如班级,性别对于单个因变量如数学成绩的关系。在spss中操作流程: *** yze分析→General Linear Model一般线性模型→univariate单变量就打开了上面这个对话框。

然后在这个对话框中把因变量选到因变量栏,把自变量选入固定因子栏(记住这里自变量必须是分类变量如性别),把随机因素选入随机因子栏(一般随机因子是也是分类变量),把协变量选入协变量栏(一般做协方差分析需要用到,其他时候不需要),然后设置权重等等。

设置好变量之后,点击右边模型一般还要设置事后多重比较,就是如果自变量的作用显著,如年级对数学成绩作用显著,则事后多重比较可以进一步分析3,4,5,年级哪两个年级之间的数学成绩差异显著。

选项选项卡是用来设置显示显示变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可以保持原状。好啦,就是这样,希望可以帮到你。

以上,就是用spss做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用spss做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论文的全部内容了,发布软文到百度推广,建站仿站、前端二次开发、网站SEO及代发文章等业务,认准康晓百科。咨询Q Q:251268676